原住民之聲

在義工手上接過的「原住民之聲」單張,封面上寫着「yes23」的標誌,換言之,就是呼籲大家支持。這個公投,是現任總理阿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和工黨政府在競選期間的承諾。

原住民之聲
澳洲的本土雀鳥之一:笑翠鳥Kookaburra

過去兩個週末,從火車站走回家的路上,恰巧碰上數個義工,派發一份關於「原住民之聲」(Voice to Parliament )的單張。兩個站在行人過路線另一端,另外兩至三個站在連鎖超市出入口前,眼神充滿期待。我知道給人拒絕的滋味,所以笑着把單張接過來。這兩個地點都是黃金位置,人流不絕。過路線旁邊是區議會停車場。週日有免費停車兩小時,周末全日免費。不少人駕車來到,泊好車就可以走去坐火車了。停車場旁邊是澳洲三大超市之一的Coles。這幢單層建築物還設有超市自己的停車場。所以上下班時段,這個地方人流多毫不奇怪。行人過路線是行人優先的設計,即是說如果行人踏入,前進中的車輛必須停下,讓行人安心過路。別忘記,過路線前還有一個巴士站。最繁忙的時刻,行人可以來自四方八面,車輛不得不要耐心等候行人過後。從火車站走下來的那端的過路線前,曾經豎立過告示牌,提醒獨自一人的可以稍等他人一起過路,舒緩交通阻塞。首先,我懷疑是否有等時間看到告示牌是個問題。其次,即使留意到,別人已經踏在線上,又豈有不匆匆趕上之理。 這些帶勸告式的告示牌,像家長管教子女一樣,並不是澳洲人的一般行事作風,所以你不必奇怪,它豎立了一段時間之後,已經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據我的不時在一旁觀察,留意這個告示牌的人,縱使知道它的勸喻,也不會把它放在心上。這種行人優先的過路線,在許多鄉郊市鎮上,提醒路人駕駛者互相節制,從來極為普遍。但市鎮火車站一帶發展起來,逐漸變成了人車爭路的險象,才變成了一個問題。附近一個華人和韓國人聚居的社區,市中心的一條行人過路線,不久之前終於改裝了交通燈,不用人車爭路,頓時覺得交通也暢順起來。老實說,常見橫過馬路線是勇字當頭的人,幸好不少車輛緩緩駛近,不慌不忙,才不會撞到他們,但令後面趕時間的駕駛者好不煩惱。至於行人,也很迷茫,車子到底會不會及時停下來?有人以為澳洲人工作時慢條斯理,但在公路上頓時變成猛虎出閘的模樣,動作稍有延誤,後面的汽車喇叭即時響起,罵你一頓。我覺得汽車的標準配件之中,喇叭響號作用最少,多是純粹發洩一下情緒,讓其他人知道你很氣憤而已。新州道路法例也不容許駕駛者隨便響號,例如除非要撞上對面的車輛,避免發生意外,那是當然是例外。

改變一個過路設施,毫不簡單,理論上可以是非常官僚。例如隨便是豎立一根照明燈,可能牽涉大筆金錢。在悉尼教我駕駛的吳師傅,曾經解釋給我聽為什麼鄉郊道路的照明不足,原因是燈柱工程所費不菲,也牽渉複雜的行政程序,只有叫你打消念頭算了。不過所有合法出現的東西,如果沒有爭取的方法,倒是相當教人洩氣。朋友的家街道照明不足,寫信投訴,終於給他爭取興建了路燈,其實帶給自己方便,也帶給路人方便。但靠近路燈竪立位置的獨立屋主人,也未必歡迎它。有些人害怕路燈照明太亮,影響睡眠。想起剛搬來,鄰居便說我的前院小徑燈太亮,孩子的睡房靠近這端,光線令他們睡不著。原來上任屋主用了弱光的燈泡,我們搬進來,換了較光亮的燈泡,方便夜間回家看清楚路面。經鄰居提醒,只好換回較弱的燈泡,最後又換成現在的接上感應器的燈,別人走近才亮起來。後來才發現入夜後,在鄉郊的街道上,房子門前草坪都是黑漆一遍,只有在大門附近有盞燈,微弱的照亮。如果你夜間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到房子的燈光,也看不見房子裡的人。說明了每家每戶有自己的祕密,各自有自己的溫馨天地。

結果代表本區的聯邦眾議員,最近提出了改善公眾停車場附近過路線的方案,叫大家發表意見,是否贊成改為交通燈信號,然後他收集起來,交區議會硏究。你可能覺得,問題既然存在,找到了解決辦法,直接採納不就是了嗎?所以許多人都詬病這樣的諮詢制度,會造成延誤。但我們逐漸明白,在民主體制內,諮詢是一個較為容易接受的步驟,給受到影響的持份者有機會參與。誰是持份者(stakeholders)?持份者又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個過程,不是延誤,而且有足夠時間和機會,去發表意見。不久之前附近的一塊土地申請改變為一間出租宿舍,有人四出找尋附近的居民簽名反對,理由是獨立屋一戶一伙,人流少,噪音也少。但建造宿舍,一個出入口裡有面十多房間,雖然互不干涉,但需要要有人管理,令大家和睦相處。最後區議會拒絕反對的理據,批出許可證,最近宿舍也差不多蓋好了。環顧附近不少公寓落成,單幢樓房有住戶百多,沒有出現問題,而且近年住屋需求殷切,放寛了限制,更多房子可以改建成類似的住宿,容許多人租住,其實符合了聯邦政府的大房屋政策。最近走過這幢差不多快將入住的宿舍房子,發現它的地積比例比一般獨立屋大,車庫也可以容納多輛車子,但外觀上仍像一間獨立屋,跟左右鄰右里沒有不同,明顯兼顧了這一帶房屋一貫的風格。

在義工手上接過的「原住民之聲」單張,封面上寫着「yes23」的標誌,換言之,就是呼籲大家支持。這個公投,是現任總理阿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和工黨政府在競選期間的承諾。澳洲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六萬五千年前,遠比白人更早。原住民包括了土著(Aboriginal Australians)和托雷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一七八八年,庫克船長(James Cook)帶領艦隊登陸悉尼的植物灣(Botany Bay),打開了歐洲人移民澳洲的序幕,當時土著人口為三十多萬人,約有二百五十個族群和語言,到今天人口為五十多萬,族群只剩下百多。多年來原住民的權益從未受到重視,直到一九六二年,聯邦政府才立法賦予他們選舉中的投票權,其實非常荒謬。今次公投,是改變澳洲憲章,承認成立一個叫「原住民之聲」的組織。這個組織的功能,是向國會提供改善原住民社群的意見。

這個公投,選民只需要在票上寫上YES或NO,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在得到過半數贊成之後,才會詳細討論及計劃。許多人立刻跳出來反對,因為他們說先要知道詳細的資料。不過這根本不是今次公投的意思。反對黨的領袖達頓(Peter Dutton)一直反對公投,更明言今次公投失敗,將會在上台後舉行另一次公投。澳洲上一次公投成立共和國是一九九九年,以失敗告終。反對黨民望低迷,趁機抽水,証明他們左搖右擺,並非真心做事,目的是搏取選民支持他們下次大選勝出。不過短期舉行大選時的機會甚為渺茫。印象中他們的競選承諾,一向信口開河,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太天真就好了。


標題照片:澳洲的本土雀鳥之一:笑翠鳥Kookaburra ,拍攝於二〇二三年九月。


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