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一鱗半爪
普羅格雷索的一個必到之處,就是市中心的高三十六米的燈塔。燈塔早已不在海邊,而且由二〇〇五年以來,不再對外開放,這個有百多年歴史的燈塔只有近觀了。
一覺醒來是海上的第三天,郵輪快要在科蘇梅爾島(Cozumel)靠岸。趁著還在海上,走到健身室在跳步機步行了四十分鐘,半信半疑燒了二百二十卡路里。我已經很久沒有跑步了,急步尚可。急步當做運動,當是某種保持健康狀況的藉口。否則郵輪之旅結束登岸時,帶著急促增加的脂肪和體重,自己也不好意思起來。
科蘇梅爾島位於墨西哥以東的加勒比海,西班牙文原來是燕子島的意思。全島面積是四百七十七平方米,大概是新加坡的三分之二左右,是墨西哥的第三大島。郵輪靠岸的地方是人口聚居的城市,叫San Miguel。這個名字,是否很熟悉?對了,流行於香港食肆的生力啤,就是San Miguel。一個在一九四六年菲律賓馬尼拉起家的啤酒集團,竟然成為我記憶裡的一部分,真是奇怪。
吃過早餐,由最低層Deck 0經過掃描郵輪旅客証登岸。碼頭長長由岸邊伸向海中,比我們郵輪還要早泊岸的郵輪是Royal Caribbean 旗下的Utopia of the Sea和另一艘郵輪,它們體積遠看似乎要比我們船的稍大。看樣子旅客都已經紛紛登岸觀光去了。這裡的海水既藍得很又清澈,水藻間或浮過來,差不多可以直接看穿深處海床,怪不得是水上活動的好地方。印象中這樣的藍,好像畫布上的顔彩,跟悉尼的海岸線不一樣,也許是陽光照射下呈現的加勒比海的特別風貌。
登岸不遠是一連串的商店,出售紀念品例如T恤、服裝和飾物,也有些地道美食餐廳。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好看。不過剛來到,沒有理由帶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膠袋到處去逛街,還是趁上船前看一看無妨,反正我沒有什麼購買的意欲。那些印上地方名稱的T恤,自己不會穿著,送給别人也沒有什麼意思。以前以為小朋友是唯一的例外,但我相信現今的小朋友可能不會那麼容易滿足。事實上我既沒有什麼要好的友人的孩子要送,還是告訴自己,享受一個假期,不要浪費在這些為他人購物的事情上。
我們在San Miguel的主要大街上逛逛。當地人知道我們是旅客,當然有些顯得很熱情,有些卻平淡對待,我覺反而更自在。來到一個叫Mayan的廣場,就是當地的購物中心。中央是空地,兩旁是精品店、紀念品店和藝術畫廊,還有少不了是當地美食,盡頭是馬雅人的金字塔。這個小小的金字塔尚可免費入內一遊,打卡亦值得。科蘇梅爾島上的房屋外型不很特別,只是兩三層高的建築物,外牆塗上泥土黃色,亦有些精心繪上壁畫和圖騰。店舖外的遮擋陽光的帳篷,都是用椰子樹葉手編織而成,反而形成一些風格來。今天天氣晴朗,氣溫上升起來。轉了一圈,發現街上有不少的藥房,特別註明出售壯陽藥物,是否因為知道許多旅客到來的目的,就是購買這些東西?
大街一帶沒有什麼東西好看,而且吃過早餐不久,還是留待回到郵船上吃。結果我們僱了一輛的士,由司機兼導遊帶我們遊覽島上的幾處景點,比租車或乘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其實有很多改裝成越野車的車輛出租。Suzuki的Jimny最普遍,車門通通被拆掉,車頂改成開篷車,是否安全,有待確認。但自己膽小,不敢嘗試。的士本來全程費用是一百三十五美元,加上小費就是一百五十美元。四人攤分,尚算合理。
島上沒有高山,可能連高地也甚少,想起我們到過的南澳袋鼠島,但袋鼠島比科蘇梅爾島的面積差不多大十倍。所謂景點,其實就是幾個海邊稍有些旅遊設施的地方,例如有海浪拍岸的亂石堆,或者是海邊高地的餐廳。再要說的是從來沒有看見如此碧藍的海水。沿途經過許多渡假酒店。亦有機場參觀浴場,大家坐在游泳池邊喝酒。海灘上的商店貼出深潛旅遊團的廣告,相信一定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活動。二時許環島之旅結束,返到船上,又到自助餐廳來個遲來的午餐。可能其他人仍然在岸上遊玩,我們終於不用排隊便吃到船上評價很高的beef burger。
晚上選擇在特定餐廳進食,接待我們的侍應來自印尼爪哇,工作合約七個月。他告訴我們下一個合約在加州Long Beach的郵輪上。我們發現在餐廳進餐的唯一好處是可以適當地控制食物份量,而且侍應每小時隨音樂跳舞一次,氣氛非常歡樂。喜歡熱鬧的人,應該到這裡來。
晚上郵輪離開了科蘇梅爾島向北航行。翌日早上在墨西哥的普羅格雷索港(Progreso)靠岸,我們又回到墨西哥灣(或美國灣)來。郵輪選擇普羅格雷索,因為它是新興的渡假勝地。郵輪停靠的碼頭叫Remota,由岸邊向海中伸出六點五公里,在一九八九年開業。跟昨天一樣,登岸後先穿過免稅店,然後來到免費巴士候車處,乘車郵到市中心,不能徒步走。郵輪推薦了許多水上活動,例如到海灘暢泳和洞穴潛水等等。在進入市中心前有個軍警哨崗,持槍軍人在關卡前巡鑼。通往郵輪碼頭的道路正在進行工程,所以車子走得慢。郵輪停泊附近一帶,還有一些儲存設備,不知道是否原油或其他燃料。
巴士下車處一帶是市集,我們可以在此候車回去。普羅格雷索位於墨西哥本土,市集一帶就是出售手工藝、服裝的小攤位,較科蘇梅爾島多看到日常生活的眾生相。市集對面是個超市,我們在那裡買到一些又便宜又是墨西哥製造的細小布包,帶回去當做紀念品。
陽光很猛烈。走到海邊,這一帶據說是個四十英哩長的沙灘。沙灘上都是椰子樹和草茅涼亭,但陽光太猛,亦不是旅遊旺季,非常冷清清。很多人趨前向我們兜生意。幸好他們都沒有什麼惡意,我們說說笑,就打發他們離開了。
不知不覺來到市中心,看到一個土泥黃色外牆的大巿場,走進去一逛,就像香港的街市一樣,出售乾貨濕貨,甚至有便宜的美食大攤檔。後來在另一間有中文名字的超市,用十四墨西哥披索買一瓶可口可樂,只是約九十美仙的價錢,非常合理,不屬高檔。聰明的可口可樂公司,相信早已經在墨西哥當地生產旗下的飲品。四十年前在北京故宮跟一個美國人用外滙券買了一瓶可口可樂,感覺那種不一般的美味,從此對它又愛又恨。
普羅格雷索的一個必到之處,就是市中心的高三十六米的燈塔。燈塔早已不在海邊,而且由二〇〇五年以來,不再對外開放,這個有百多年歴史的燈塔只有近觀了。後來再來到市政廳,不過也正在維修當中。廣場中央是一個小銅像,不知道是誰,銅片上寫著立於一九七六年。但是白鴿似乎對這個偉人一點敬意也沒有。銅像頭上是鴿糞。廣場四周的座椅也滿佈鴿糞。看來甚至不歡迎任何人士到來一遊呢。
如果天氣涼快一點,可以在市內多留一會。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城市,可以看到本地人生活、工作、消費的種種面貌,比科蘇梅爾島更有趣,好像走近一點墨西哥人的日常。但是否真正認識了墨西哥?我想不是,還差得遠。
傍晚回到船上到五樓酒吧聽音樂。這隊兩人組合叫Godfreys,昨天聽過,今天又再聽,表現實在一般。今天主題是八十年代金曲,但我只懂得一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那時候努力工作,認識太少歌曲,難怪沒有什麼共鳴。
郵輪上最吸引的娛樂節目是房間電視上免費的CBS新聞報導。今天最大新聞就是教宗選舉。梵蒂岡的西斯汀大教堂的屋頂終於升起白煙。新任教宗出生於芝加哥美國,新聞報導說他特別關注弱勢社群。但數天前社交媒體刋出一張AI生成特朗普總統穿上教宗袍的照片,似乎已經暗示了新任教宗是美國人。到底是特朗普是先知或是背後發功,不得而知。或許全能的上帝早有啟示。
郵輪之旅最後一整天在海上回航。翌日返回加爾維斯頓港已是在美國的第十二天,旅程快結束了。體重似乎尚能接受。登岸順暢,沒有遇上任何像在特拉斯機場的特別遭遇,平安就好。
標題照片:普羅格雷索街頭,拍攝於二〇二五年五月。
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