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內陸行散記之三
今早在酒店房間吃過簡單的自備早餐。我們住在酒店的二樓房間,房間外邊便是露台通道。早上手機的溫度程式顯示室外溫度只有個位數字,打開房門感覺一下,直接感受到一份早上傳來的的清涼,奇怪反而好像沒有悉尼那麼寒冷。這樣的溫度總比夏天的酷熱好。
酒店退房時間是上午十時。我們到租車公司取車的時間是上午十一時,從酒店步行到租車公司,只需十多分鐘。到了租車公司門前,發現時間尚早,就再去了旅客資訊中心的Starbucks走一轉。今天店內坐滿了上了年紀的人。心想他們一定是互相早約好了在這裏喝一杯咖啡聚聚舊,跟悉尼許多的大商場的美食中心的情況差不多。以前總是覺得他們佔據了許多商場的空間,別人想找一個座位也沒有。到現在我到了和他們相若的年紀,就明白了不要一天到晚留在家中,有時候需要出外見一見親友,給自己一個看看外面世界的機會。
十一時前回到租車公司門口,裡面漆黑一片,大門緊鎖,心想這時候取不到車,餘下一天的行程怎麼辦?嘗試推門數次之後,正想依照大門上的告示打電話求助之際,隱約看見有一個職員從座位走出來,打開了大門讓我們入內。
這位租車公司職員名字叫Andrew,態度還算友善,沒有因為我們提早到來,打擾工作中的他,感到不悅。或者他正在等候我們到來也說不定。閑談之中他告訴我們租車公司每個月有十多部車報銷,因為駕駛者不理會勸告,經常於晚上、清晨或黃昏時趕路,撞到公路上的動物。動物固然重傷死亡,車輛亦不會毫無損傷。由於發生太多意外,租車公司決定取消零自負額即俗稱免墊底費的保險類別。他更解釋,由於零自負額導致租車的人不需要花錢賠償,所以駕駛得特別魯莽。現在這間租車公司只有一種保險提供,即是每日保險費三十五澳元,但墊底費要付一千六百澳元。我唯有向Andrew繼續解釋,像我一樣的沒有扣分的安全駕駛者,應該可以爭取零自負的保險。最後在愉快的氣氛下,我似乎成功說服他,讓我購買零自負保險,每日保費只增多至四十六元。交談過後,他還帶我們去辦公室後的車房,欣賞他私人珍藏一架曾經在Bathurst出賽過的古董Holden跑車。
以前聽過我的同事說,在澳洲內陸駕駛汽車,大清早和黃昏最危險。因為不少動物在這段時間出沒,更會突然橫過路面。車輛的車速太快,反應不及,有機會直接撞上動物,或者因為閃避動物,導致交通意外。經常行走澳洲內陸的私家車,為了減少自己車輛的損傷,要在車輛前端特別裝上防撞桿,提供足夠保護。話雖如此,我還是盡量選擇不在黑夜在內陸的公路上駕駛。
在黑夜駕駛,撞上了動物,要怎麼辦?你會下車看看,還是不停車,繼續上路?根據澳洲道路法例,首先你要在安全的情況下停在路邊,然後下車看看動物的情況。如果牠死去了,要把它移向路邊。如果牠只是受傷,就要聯絡警察或野生動物部門,尋求援助。政府的網頁上有非常詳細的程序,不過恐怕沒有多少人這樣做。我們在路上見到大大小小的動物屍體,完整的、不完整的、血肉模糊的,有些躺在路邊,有些躺在馬路中央,死狀可怖,不忍卒睹。黑夜之中是一個荒謬世界,守法的人有多少?
想起伊朗導演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ni)的近作《只是一場意外》(It Was Just an Accident),說的就是本來一場簡單的交通意外。一個晚上,男子Eghbal開車載著妻子和女兒上路,途中撞死一條狗,但也撞壞了引擎,要開到附近的車房修理。車房老闆Vahid是前政治犯,覺得埃格巴爾的假腿發出的聲音很像一位曾經在獄中折磨他的情報局官員,為了報仇,於是跟蹤他並把他綁走。正想把他活埋的時候,他懷疑自己是否認錯了人,於是四出找曾經受虐的朋友確認這位情報局官員的身份。這齣獲得今年康城金棕櫚奬的電影探討了人性的善惡,情節精心製作,既有驚慄懸疑的元素,又有黑色幽默,值得大家觀賞和反思。我在悉尼電影節中觀看了三場放映中的其中一場,全院滿座,大家都為這齣出色的電影拍掌歡呼。據說導演潘希納身在悉尼,為了某種原因不便公開露面。
我們在Booking.com租的是一輛Subaru Forester類似的四驅車,但現在取車時Andrew卻交了一輛Nissan X-Trail給我。他沒有什麼需要特別介紹,只吩咐我們還車前稍為把車清潔一下,便說聲再見了。這輛車子是差不多全新的,只行駛了二千多公里。不過美中不足是車上的顯示屏沒有地圖,唯有用手機Google Maps導航。只要把地點輸入,即使接收不良, Google Maps仍然可以運作暢順。
辦妥手續開車,已經快到十一時半。第一站要到Hungry Jack’s買午餐,以便途中進食。平時並不多光顧Hungry Jack’s,原來它的快餐比麥當勞更貴,一個最便宜的牛肉漢堡包都要十四元。不過老人卡持有者贈送免費咖啡,我當然毫不客氣。
今天目的地是White Cliffs,留宿一晚,車程二百六十公里,近三小時。離開Broken Hill市向東,沿A32 Barrier Highway前行進入沙漠地帶。沿着這公路行駛一百九十八公里,便可到達Wilcannia鎮加油。途中我們來到位於Little Topar的油站稍作休息和吃漢堡包。本來這地方有一間汽車旅館,但去年開始已經停止營業。油站仍然營業,供應油渣及汽油。油站裝置只是一個大貨櫃,貨櫃裝滿了汽油。油站沒有職員當值,要用信用卡付款。這裏除了加油站,亦有一個大涼亭及公廁。旁邊的空地上,不少駕駛篷車的人泊車休息。
公路上最多袋鼠屍體,間或在兩旁看到山羊和鴯鶓走動。
為了添加燃油,我們先到Wilcannia鎮。我們參考Broken Hill旅遊資訊局職員的提示,到鎮內Darling 河河邊的小BP加油站,價錢比鎮內的大油站便宜,這處沒有職員收費,過程全屬自助。反覆看了油槍的指示,不知道怎麼辦,幸好遇上一個本地人,在他指引下才明白。首先要到一部收費機插入信用卡,選擇油槍號碼,然後選擇例如$20、$50或$100金額,取回信用卡才去加滿燃油。完成後,返回收費機再插入信用卡,機器就會正確計算你注滿汽油的容積,收取正確價錢。這個本地人開玩笑地對我們說,這不就是在澳洲內陸生活的方法嗎?
我們離開Wilcannia走回頭路,然後右轉入Old Miners Way北上,再走九十八公里便到今晚住宿的小鎮White Cliffs。這一段路最近才完成全段鋪設柏油路面,以前路上是爛泥和沙石,其中一段更接收不到任何電訊網絡。White Cliffs鎮居民百多人,盛產蛋白石(Opal),亦是澳洲第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的所在地(建於一九八一年)。因為天氣酷熱關係,居民在山坡上挖掘房屋居住,亦有不少改成為旅館。大約下午四時,我們終於來到鎮上。但沿路看不到我們預訂的地下小屋,所以直接前往全鎮唯一的一間大旅館詢問接待處職員。原來小屋就在旅館之前的一個山坡上。
這間地下旅舍其實依山坡興建,並非走入地下。房間和廳就在大門入口處的那層。黃昏逐漸迫近,在屋前的空地上走來了兩隻鴯鶓。鴯鶓也叫澳洲鴕鳥,是現存世上第二大的鳥類,疾走時速高達八十公里,每跨步可達三公尺。鴯鶓不是群體動物。這兩隻可能信步結伴而來,欣賞一下短暫美麗的夕陽,然後施施然在星光燦爛到來之前回家。
標題照片:Little Topar 加油站,拍攝於二〇二五年五月。
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